首先要介紹這位心理學家,名叫蘇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他是人際取向的精神醫學專家。
閱讀的時候,蘇利文的一段話吸引了我,他說:
如果自我動力主要由貶抑的經驗所組成,它將會助長敵意的產生, 輕視他人的評價,也會敵意和輕視地評價自己。
我回想為何我常常會有敵意與輕視出現呢???
小時候 ...發生過哪些事情??
小時候,好像很少感覺被愛,也許是父母也不知道怎麼表達他們的愛。
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要努力、表現好,做個好小孩,成績要好,
否則,就會被唾棄,好小孩就是,要口才好、客人來要能禮貌待客、
在學校表現最好當個班長副班長之類,功課如果不好,大概就等同於
一輩子都沒有前途了。
這些東西形成我的價值觀,成為我評價自己的系統。
直到如今。
當我表現成績不佳時,我就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諒自己。
因此成長過程中,我一直在追求功課理想,我不太知道
我對待別人讓別人受傷,別人會是什麼感受。
我十分害怕,失去了我的水準跟表現。
因此我也失去了同儕之間單純的友誼互動。
跟別人比較,想要勝出,成為我一貫的生活方式。
怕輸、怕丟臉、怕沒前途、怕失去面子與光彩。
這是在一般人際關係裡的我
我對單純輕鬆自由地與人相處是很陌生地
我只知道 如何討別人歡心
把我所知道地 都不藏私地告訴別人
我知道這樣我的朋友會很高興
除此以外
朋友,該怎麼相處和付出經營?
在我的愛情關係裡,我常會有毒性的扭曲,把我的老公幻想成負心漢,
以悲怨女人的語氣態度跟他對話,他常常被我搞得莫名其妙,
失去現實感成為我的一種病態。
蘇利文用毒性的扭曲(parataxic distortion)一詞,描述個體傾向於 扭曲對於他人的知覺。當一個人和他人連結時,不以對於他人得現實 屬性為基礎,而完全或主要以存在於自己幻想中的擬人化為基礎時,就會 產生毒性的扭曲。又稱為人際扭曲。
因此,有時卑躬屈膝,有時對立或嘲諷成為我拿來欺侮對方的兵器。
毒性的扭曲,離開我吧!!
我不需要蒐集日常生活的證據線索,來印證悲劇的結果,
我不需要自我應驗預言,
生命的腳本,不需要是那麼悲慘才好看,才有戲劇張力,
毒性的扭曲,隨著小時候的評價系統離開吧!!
重新看待自己,
不需要做好人,
我已經是一個好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